臭氧治療技術花開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經濟報記者 王紅 通訊員 侯巧紅 楚哲
2015年12月初,一些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鄭州市一院)就診的市民,發現醫院里多了位腳步匆匆的“老外醫生”。這位醫生就是該院引進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臭氧醫學治療團隊首席專家Gerd Wasser教授。
今年,鄭州市政府、市衛計委實施的“引進國內外知名學科團隊”計劃,為鄭州市一院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和醫療機構的交流提供了平臺。
Gerd Wasser教授現任世界醫用臭氧聯合會職業教育委員會主席、歐洲臭氧治療學會副主席,是目前世界范圍內臭氧治療領域的知名專家。在“懸壺”“傳藝”的同時,Gerd Wasser教授也對鄭州市一院的診療技術和學術氛圍十分認可。
近年來,隨著鄭州市一院的發展壯大,其醫療環境、設備、技術和人才都有了飛速提升,Gerd Wasser教授正是出于對鄭州市一院醫療實力的認可,本著合作、共贏的目的來到了鄭州。神經內科、燒傷科和整形外科是Gerd Wasser教授此次交流的重點專科。
Gerd Wasser教授在鄭州市一院工作的17天時間里,對鄭州市一院的醫療團隊進行了臭氧技術運用的培訓,介紹了目前國際領域內臭氧治療的先進科研項目及科研成果,還參與查房、臨床治療、病例討論等活動,對鄭州市一院的醫療水平給予了充分肯定。
鄭州市一院的醫療團隊也十分珍惜與大師級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該院神經內科主任趙幸娟介紹:“5年前,鄭州市一院神經內科就率先在我省開展了臭氧治療,數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疑惑,因此大家抓緊一切時間求教。Gerd Wasser教授指導神經內科醫療團隊參與德國開展的關于SAH(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的研究,并對我院臭氧治療團隊的技術水平給予了高度肯定,這讓我們更有信心推廣臭氧治療這一打破傳統治療方式的治療利器,相信會讓更多患者受益。”
相信借助Gerd Wasser教授在臭氧治療方面的成就,結合自身優勢,鄭州市一院會打造出具有“一院特色”的國際水準臭氧治療團隊,建立起一整套先進、規范的臭氧治療體系。
“知名醫療團隊的引進,是我院的戰略發展目標。”鄭州市一院業務副院長母心靈介紹,與知名醫療團隊進行技術合作、科研合作,優勢資源互用、互補,將有力推動鄭州市一院的學科發展,打造出一批特色、知名學科,最終以先進的醫療服務惠及更多中原百姓。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幸娟
揭開臭氧治療的神秘面紗
記者:臭氧在臨床方面都有哪些運用,主要治療哪些疾病?
趙幸娟:臭氧在臨床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中風、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大面積創傷、燒傷、急性腹膜炎、毒血癥等造成的多器官功能衰竭;骨髓炎、膿胸、腹膜炎、膿瘡、壓瘡、慢性潰瘍、糖尿病足、燒傷、感染性傷口、念珠菌感染、甲癬等疾病;慢性肝炎、艾滋病感染等;口腔炎、牙齦炎等;皮膚病,如牛皮癬、脂溢性皮炎等;呼吸道疾病,如肺氣腫、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代謝綜合征,如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糖耐量異常、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高血壓等。同時,臭氧還可用于養生保健、抗衰老、美容等方面。
記者:臭氧技術治療有哪些優勢?
趙幸娟:臭氧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它不會造成器官組織的傷害,治療期間對周邊組織無不良影響,價格低、手術設備要求不高、手術費用低、無損傷、操作簡單、病人痛苦少、可在門診進行、無任何副作用等。
記者:這項技術成熟嗎,患者接受度如何?
趙幸娟:該技術已經很成熟,也積累了很多臨床經驗,推廣是沒有問題的。目前來說,患者還是很接受臭氧治療的。如腦梗死患者王某,女,68歲,突發肢體無力入住我科,既往有高血壓病10年、糖尿病5年,血脂高、血黏度高,入院時右側肢體肌力3級,行走困難,MRI顯示急性腦梗死。給予臭氧自血治療后,兩天肌力恢復正常,半月后出院,生活能力恢復正常,血壓正常,血脂、血糖均正常。
吉蘭巴雷患者張某,男,27歲,感冒后出現雙側肢體無力,行走困難,逐漸波及呼吸肌,呼吸費力,急診入院,給予了臭氧自血治療,每天兩次,4天后肌力恢復,10天后下床活動,20天后出院。
記者:這項技術的費用高嗎,目前這項技術的推廣還存在哪些問題?
趙幸娟:臭氧治療的費用相對來說是很低的。有一名腦出血導致的偏癱患者,一共進行了20次臭氧治療,花費7000元就痊愈了。還有一名患者,運用其他療法的花費在5萬元左右,最后接受臭氧治療技術,花費不到2萬元,當時,患者家屬很是感動。
盡管治療成本不高,但對患者來說,進行臭氧治療最主要的障礙在于其治療費用不在醫保范圍之內,因此,希望相關部門盡快讓醫保政策惠及該領域。